什麼是深度減碳?中央研究院博士王寳貫解釋,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·古特瑞斯最新要求已開發國家要在2040年達到淨零(台灣也是已開發國家),之前大家都是在談輕鬆節能減碳,所謂 深度減碳是指在政策、技術面強力執行減碳 。
他提到,現在全球剩餘碳預算(Carbon Budget,指碳排放量的上限,並由各部門提出達標相關策略),大約剩10年就會用完,用完後新增排放量就是「碳債」,報告指出,「2050年保守情境累積的碳債為36.17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,比較積極情境16.81億公噸多出19.36億公噸。」
台灣為何2050達不到淨零排放?
報告提到,全球各國仍有不少人對於2050淨零排放訂定為一個地球生死存亡的邊界,抱持懷疑或負面態度,關鍵在大眾既定的觀念:「環境保護不利於經濟成長,現在的經濟成長永遠『優先』於保護現在及未來的環境品質與人民的生存空間。」
報告點出現行2050淨零排放路徑無法達標的4個原因:
1. 未納入低成本的減碳與除碳措施,像是碳稅、能源稅、更新造林、永續森林經營。
2. 再生能源、智慧電網與儲能設備的來源,潛力與不確定性過於粗略與保守。
3. 未有明確管制化石能源發電措施,也無明確規劃運輸部門與產業部門的低碳轉型策略。
4. 沒有考慮到利用碳稅稅收,用於偏重弱勢及低所得者全民回饋、除碳工作。
如何達到淨零目標?6個積極方案為何?
為提供政府更具企圖心的政策建議,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的《全球升溫1.5度C》報告,包含6項政策分別為:碳稅、綠能政策、管制化石能源發電、電動車政策、能源密集產業轉型以及負碳技術。 最大差異在於納入碳稅機制,以及更早啟動管制化石能源發電、電動車政策。
其中在碳稅機制,報告提到,「 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,高單位稅額的碳稅是必要的 」,不過現行政策未將碳稅、能源稅納入規劃,僅提到由環保署收取碳費。
報告也指出,碳費會受到專款專用限制,無法做多重紅利的「碳稅稅收回饋機制」。建議納入碳稅,目前碳稅稅收主要有兩種用途,第一是稅收的57%儲蓄至除碳基金,未來可以用負碳技術償還碳債;第二是稅收的43%以每人等額的方式還稅於民。
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,多數企業界認為交的碳費應用在企業身上,但這是錯誤的說法,「碳費不是他繳的,是全民繳交,一定會轉嫁到人民身上;減碳是排放者的責任義務,不能說減碳就要給予補助。」
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「淨零之路 台灣的雙贏策略」報告中的「台灣2050淨零排放時間表」。來源:淨零之路台灣的雙贏策略報告
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,不應忽略核能技術發展
此外,雖然目前政府定調2025年非核家園,但報告提到「不應排除新型低核廢的核能技術」,特別是密切關注第四代核能技術與核融合技術的研究與發展,建立技術能量。
王寳貫提到, 核融合發電不含放射性,也幾乎沒有核廢料的問題,這是全民可以討論的方向 。雖然目前核能有核廢料、安全性的問題,但隨著核能技術的演進,當未來再生能源無法達到時,核能可以列入選項。
最後,報告也說,政府組織方面,須建立一個有效的氣候危機治理組織,包含整合與指揮跨部會的中央氣候變遷會報、中央主管機關、中央業務主辦機關。
日前環保署公告,為加速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的子法推動及碳費徵收,今年世界地球日(4月22日)環保署將成立「環保署氣候變遷局」,將專責因應台灣氣候變遷業務,希望在環境部改組前完成,提早成立氣候行動專責機關。
※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,原文見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