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時報【記者蔡惠芳╱台北報導】
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究竟課不課?一直沒拍板,房市還在打哆嗦!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昨(9)日應邀出席財政部公聽會時表示:「土增稅和實價所得稅併行,全球僅見。這不是加稅,什麼才叫加稅?」
而實價課稅尚未立法通過,房市利空還未完全塵埃落定,台北市、高雄市和部分縣市,又大幅調高房屋稅,已讓有些「先建後售」、手中有案要推的建商,一面打哆嗦一面「挫咧等」。現在市場還在觀望,手中抱著一堆房子,要賣又不能賣的,哀鴻遍野,甚至出現不少賣方為了避稅,悄悄求售手中閒置不動產的案例。
財政部昨天邀請學者專家、不動產公會、民間團體參與「建制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座談」。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祕書長于俊明表示,土增稅本來就是特種所得稅,將土增稅與所得稅併行,可能是全世界僅見。
他說,以後交易虧損,不用課所得稅,卻仍然要課土增稅;或土增稅有減免,到了所得稅卻沒減免,將會產生立法政策衝突,或價值錯亂的情形。
于俊明分析,其次新制實施後,土增稅還是要全額繳稅,稅率從20%到45%,所以新制17%的稅率,是政府多課的,實質稅率當然超過17%。而且持有期間所繳交的房屋稅、地價稅、管理費、貸款利息等,統統不能列舉扣除,也沒有任何的扣除額,「這不是加稅,什麼是加稅?」
于俊明表示,第三,用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的房子當日出條款,是為了符合信賴保護的憲法精神。若用實價登錄做為開始,並不合理,一方面當初立法開宗明義講好,實價登錄不是拿來當課稅依據,結果卻變成陷阱;二方面不是買賣取得的交易、不必實價登錄,在成本認定上會有爭議。
政策不拍板,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表示,最近檯面下有些置產型的買家,已準備先出場,台北市某棟今年底將完工交屋的豪宅案,開出「依預售時合約價轉售」尋求脫手;因為,房價這兩年漲幅並不多,但反而要負擔龐大的契稅和房屋稅,加上2016年還要再大幅調高公告地價帶來的地價稅。
據悉,甚至市場還傳出,台北市某已完工交屋新豪宅的客戶,以低於預售合約價1成求售的少數案例,求售手中部分閒置不動產,以免將來再賣時,稅賦負擔更重。
京城建設經理周敬恆表示,其實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對於高雄房地產市場的衝擊,非常嚴重,只是建商不敢吭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