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持有6年以上、售價4000萬元以下自用住宅,可享免稅,沒滿6年可採用重購退稅,長期持有所得從第3年起可減徵4%,最高可減徵8成。
行政院長毛治國說,新措施是結構性改變,「希望真正聚焦豪宅級的交易,能合理課得到稅。」未來增加的稅收將成立基金,或透過現有基金做社會住宅利息補貼或租金補貼。
「不該保障多屋族」
巢運則痛批是下流改革,認為馬政府無恥,免稅額放寬到4000萬元,且不限戶數,是把不該保障的多屋族、投機客都納入優惠範圍內,訂日出條款等於昭告建商與投資客,年底前趕快買。至於累進稅率改成單一稅率,巢運稱根本鼓勵炒房,取消奢侈稅更使短期炒作的猛虎出閘,比奢侈稅還課得少。
德明科技大學不動產學系教授花敬群昨晚也在臉書發文表示,對房地合一稅制改革的不滿,他說:「枉費我一番好心算了不同版本的有效稅率,告訴大家稅率差異不大。但可惡的行政院,竟然將日出條款定為從民國105年1月起的交易才適用新制,讓這個改革版本的功效蕩然無存。幹!」意指新政策應立即實施,充分表達對新課稅版本不滿。
張盛和
房市泡沫化風險高
張盛和昨親上火線說,新制使租稅負擔率提高3倍,盼能循序漸進改革,被接受的可行性才大,「房地合一改革不是為了打房,而是為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。」他並稱新制立意是保障自住,讓廣大中產階級負擔不受影響,鼓勵長期持有,降低豪宅短期炒作。
面對挨批無法抑制房價,張盛和強調,不能將打房如此沉重的目標放入房地合一,「新制目標不是打房或增加稅收,讓房地合一課稅,才是最大的主要目標。」他說,打房不能只靠一味藥,也要靠央行與其他金融機構,惟房地合一稅對抑制房價仍有一定效果,只是不能讓房價硬著陸,而要軟著陸,否則對房市及金融機構都將是災難。
此外,國內房價長期居高不下,恐成泡沫化高風險區。金管會昨引用Global Property Guide(全球地產指南)等國外網站數據,指台灣房價租金比為64倍,冠居全球,相較之下,中國約38倍,香港及新加坡均為35倍,日本僅20倍,美國約28倍,遠低於台灣。房價租金比愈高,代表租金成長速度追不上房價成長速度,房市泡沫化可能性最高,民眾也會覺得租屋更划算。
房地合一稅改革方案重點
有利中低價行政區
但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認為,新制拍板,全年買賣移轉將回到平均每坪34~36萬元水準,對中低價、持有成本低的行政區有利。